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娱乐
  • 百科
  • 时尚
  • 焦点
  • 热点
  • 探索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5名“驴友”迷路被救,遭顶格罚款各5000元不服起诉,广东法院:不冤

    5名“驴友”迷路被救,遭顶格罚款各5000元不服起诉,广东法院:不冤

    发布时间:2025-09-23 18:06:08 来源:责无旁贷网 作者:焦点

    近年来,驴友“驴友”未经许可进入自然保护区和景区未开放区域游玩探险,名迷造成伤人亡人事件时有发生。救遭

    8月16日,顶格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披露一起“驴友”起诉林业部门的罚款法院行政案件。案件争议焦点在于,各元广东原告以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服不冤功能分区不知情以及保护区未尽警示提醒义务为由抗辩免责是否成立;英德市林业局对原告擅自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行为作出顶格罚款是否合理。

    5名“驴友”迷路被救,遭顶格罚款各5000元不服起诉,广东法院:不冤

    自然保护区实行分区管理,起诉不同功能区的驴友管理规则和开放程度不同。行为人未经批准擅自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名迷,法院综合考虑自然保护区是救遭否充分履行警示提醒义务、行为人是顶格否具有非法进入的主观故意、行为危险性以及社会影响后果等主客观情节,罚款法院遵循“过罚相当”原则,各元广东最终认定行政机关的不服不冤行政处罚是否合法合理。

    5名“驴友”迷路被救,遭顶格罚款各5000元不服起诉,广东法院:不冤

    先看案情回顾。2023年7月,阳某、伍某、陈某、温某、罗某等驴友,被网络上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风光视频吸引,遂相约前往徒步、露营。7月26日晚,阳某等人开始登山,并在山中徒步、露营、生火做饭。7月30日,阳某等五人因迷路后报警,英德市石牯塘派出所等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在保护区核心区中的水库通过冲锋舟将阳某等人救出。英德市林业局立案查处后发现,阳某等五人已进入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且事先未经有关部门审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认定阳某等五人的行为属于较重处罚裁量档次,并分别作出5000元的顶格罚款。阳某认为,该自然保护区未尽到提醒与警示义务,且其按照网络上分享的徒步路线进行游玩,不具有非法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主观故意,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畸重,遂诉至法院,请求撤销涉案处罚决定或减少处罚金额。

    5名“驴友”迷路被救,遭顶格罚款各5000元不服起诉,广东法院:不冤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与阳某同行的温某手机软件的实时定位记录可知,其行进路线涉及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实验区和核心区,且主要活动轨迹位于核心区内,阳某亦自认未获得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批准,且在登山途中看到保护区的界碑及禁止进入的警示牌,故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禁入规定。原告进入保护区内游玩逗留时间较长,其间携带了生火工具,经救援后带出山。被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并参照《广东省林业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序号111的规定,认定原告的行为属于较重裁量档次,对其作出5000元的顶格罚款,未超出自由裁量权幅度。遂判决驳回原告阳某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法院法官侯召星详细解读了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行为的主观过错判定及量罚审查。他介绍,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实行分区管理,以“禁入规则”“功能区划”“限制特定活动”等空间管控手段防范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风险。而在社交媒体的分享以及网红博主的旅游推荐下,越来越多户外爱好者冒险到封闭景区、未开发区域或保护区禁入区等地方盲目攀登。对于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行为,应根据行为人进入的功能区域、事先是否经过批准、进入的主观心理状态、进入后的活动类型等主客观要素来判定其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行为是否违法。

    侯召星说,关于行为人是否具有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主观过错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确立以主观归责为原则,允许行为人举证证明自己没有主观过错可免责。对于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行为,可以从进入目的、行为计划、管控空间是否设有禁入警示等因素,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了解禁入区的可能性以及非法进入的故意心态。本案中,从事前行为来看,阳某等人事先通过网络平台主动获取广东石门台的信息并相约前往,已具备认知保护区属性的可能性,不存在偶然误入的情况。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阳某等人理应知晓其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对该类特殊区域负有相应的注意义务,包括主动了解其进入规则、开放区域、禁止规定等,即使按照网络分享的行程路线进入也不能免除其注意义务。另一方面,涉案保护区管理机构在多个地点设置禁入警示标识,已履行警示提醒义务。阳某等人进入自然保护区时,已注意到禁入标识后仍故意进入,明显具有非法进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主观故意。

    侯召星指出,关于行政机关的处罚裁量基准运用是否适当的判定。首先,“故意”与“过失”的可非难性不同,执法过程中应有所考量。本案中,阳某等人事前具备认知保护区属性的可能性,进入保护区时亦观察到禁入标志但仍坚持进入,可明显体现其存在非法进入的故意。其次,生态保护执法注重行为本身危险性的评价,即从行为方式、参与人数、行为次数、行为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考量。本案阳某结队进入保护区,逗留四天四夜,且携带火种,其行为对该生态区域具有较高的潜在危险性。最后,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行为本身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行为人一旦遇险则需占用大量公共资源进行救援,实质是将个人冒险成本转嫁给社会,更是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价值导向,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和不良的行为引导。本案原告阳某等人被困山中由救援人员搜救带出保护区,因其非法进入行为既耗费当地公安、消防等救援资源,也在当地造成负面的社会舆论。综上,行政机关对阳某等人从严处罚符合“过罚相当”原则。

    • 上一篇:一举“顶呱呱”!三师唐王古瓜“甜翻”湾区
    • 下一篇:勿忘“九一八”!今天上午,梅州城区拉响防空警报

      相关文章

      • “腐蚀控制大有可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走进嘉应学院
      • 医院医疗废水处理方案分享(医疗机构废水处理设备介绍)
      • 口服液生产废水处理设备
      • 药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制药厂废水排放标准)
      • 汕梅高速改扩建梅州段涉输油管道迁改完成第二处动火作业
      • 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制药厂废水常见处理方法)
      • 屠宰及肉类加工污水排放标准(肉制品废水处理装置)
      • 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详细介绍(微生物分为哪几种)
      • 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陈绵润走进兴宁锦绣学校
      • 汽水饮料厂生产废水处理设备

        随便看看

      • 今日,梅州将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 药厂的污水处理的流程详解(医药废水怎么处理比较好)
      • 洗面奶加工废水怎么处理
      • 牛奶加工废水处理设备详解(牛奶加工废水怎么处理)
      • 男子10次判决均用化名 检方查实其为24年前命案逃犯
      • 酱菜废水处理工艺讲解(咸菜厂污水怎么处理)
      • 养殖废水应该采用哪种方式处理(养殖牛蛙污水处理设备)
      • 纺织纱线生产废水处理设备
      • 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在书香中“粤”见万千气象
      • 清洗蔬菜废水有哪些污染因子(蔬菜清洗污水处理设备设计)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5名“驴友”迷路被救,遭顶格罚款各5000元不服起诉,广东法院:不冤,责无旁贷网   sitemap